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决定全面占领加沙的消息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捷元网,内塔尼亚胡在召开有限范围内的安全会议后,强烈倾向于这一计划。尽管以色列国防军内部反对,但内塔尼亚胡表示将寻求内阁支持。
这项最新进展出现在与哈马斯间接谈判的停火与人质交换协议破裂之后。尽管国际社会正施压促成停火以缓解加沙被围困地区的饥荒和恶劣人道状况,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调解停火谈判已宣告破裂。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表示,内塔尼亚胡决定推动全面占领加沙,既是国内舆论压力驱动的结果,也与当前停火谈判陷入僵局密切相关。近期捷元网哈马斯公布了多段以色列人质生活的视频,引发以色列国内强烈情绪反弹,民意压力使政府必须作出强硬回应。同时,自7月6日重启的加沙停火谈判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最终破裂、陷入停滞。在缺乏有效外交解决路径的情况下,以色列方面开始转向军事手段,表示若谈判失败,将考虑采取更强硬的军事行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认为,从外部看,近期,“两国方案”被西方国家重新提上议程。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近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对以色列构成直接外交压力。以方试图通过控制加沙,阻断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其领土的实际统治,制造巴勒斯坦建国的障碍。从内部看,以色列此前设定的三大目标——解救人质、消灭哈马斯、消除加沙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均尚未完全实现。此外,部分阿拉伯国家提出,在解除哈马斯武装后,应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接管加沙,这一方案被以色列视为无法接受。在上述背景下,以色列正加剧其控制加沙的意图。
BBC援引以军方的话称,目前以色列已对加沙约75%的地区实现“作战控制”。不过,按照拟议中的计划,以军将占领整个加沙地带——包括目前200多万巴勒斯坦人聚集的南部地区。
以色列“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又面临哪些挑战?一些以色列媒体评论员对“全面占领”计划持怀疑态度,认为其面临现实的军事、政治与外交的多重挑战。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晋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战争的长期化将导致财政、人力和政治成本持续上升;二是持续的军事行动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引发更多国际谴责;三是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牛新春分析认为,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军事实力上差距悬殊,若以色列下定政治和战略决心,全面占领加沙在军事层面具备可行性。但现实中的障碍正是“政治决心难以下定”。此前以色列举行的小范围安全会议未能就全面占领达成共识,内部分歧明显。而即将召开的全体内阁会议,预计将面临更大阻力。
刘中民认为,尽管面临内外反对之声,但以色列“全面占领”加沙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从军事角度看,哈马斯虽未被彻底消灭,但已难以恢复对加沙的有效统治。在外交层面,尽管埃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表达强烈反对,但对以色列的实际制约有限;美国作为以色列最重要盟友,其立场始终未变,甚至在关键节点为以色列提供支持。
如果以色列最终全面并长期占领加沙地带,可能在多个层面引发深远影响。首先,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加剧巴勒斯坦的碎片化,使加沙在实际控制与治理结构上更接近“殖民地”状态,从而在领土、人口、主权等关键问题上严重削弱巴勒斯坦国家形成的可能性。其次,加沙地区的战后重建、治理体系以及本就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将面临更大挑战。第三,以色列全面占领加沙还将导致巴勒斯坦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与长期化,不仅严重阻碍巴勒斯坦建国进程,也将这一议题重新推上影响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核心位置。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包括“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曾多次借助巴勒斯坦问题进行动员与扩张。未来中东地区可能因此出现更多激进的反美、反以力量,加沙局势甚至可能成为引发更大规模地区冲突的导火索。
截至目前捷元网,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明确表态美国是否支持内塔尼亚胡的计划。联合国则表示,有关以色列可能决定在整个加沙地带扩大战争行动的报道“令人极度担忧”。8月6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问题举行公开会。对于有关以色列或将全面占领加沙的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发言中表示严重关切,立即敦促以色列停止这种危险举动,敦促各方立即达成有约束力、可持续的停火协议。耿爽强调,立即停火才是拯救生命、让人质回家的正确方式。
保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