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科银宏泰,我是探客。
最近,欧洲智库突然跳出来说:建议欧盟对中国实施惩罚性DUV光刻设备出口禁令。
他们给的理由无非就一个,因为中国刚刚收紧了稀土管制措施。

可就在这时候,荷兰ASML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财报中显示来自中国的订单占比达到42%,单季营收24亿欧元,占总营收的四分之一还多。
一边喊着要封死中国芯片产业,一边抓着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不撒手。
荷兰政府配合美国搞的这套半导体管制,表面上是卡中国的脖子,实际上把ASML架在火上烤。
外媒那句\"这是要逼死ASML\"科银宏泰,不是夸张,是现实。
这出戏要从2023年讲起。那年6月30日,荷兰政府公布出口管制新规,9月1日正式执行,把ASML最先进的浸没式DUV系统纳入管控。
之前美国只卡EUV高端光刻机,中国企业还能用DUV生产14nm和28nm芯片。28nm这个节点很关键,搞定了它,除了高端手机处理器,汽车芯片、工业控制芯片这些基本都能自给。
荷兰政府说是\"独立决定\",明眼人都看得出背后是美国在推动。在半导体领域,华盛顿的指挥棒从来没停过。ASML当时发声明,说以后卖DUV得先过政府审批,等于被绑上了政治战车。

到2024年,管制直接升级。1月1日一过,荷兰政府撤回了一批已批准的对华出口许可证,特别是分辨率90nm或更细的DUV机器,完全是按美国意思来的。
ASML只能停掉部分发货,不少中国客户的产能计划直接打乱。
中国这边没坐以待毙。半导体协会马上表态要加快替代方案研发,政府设基金重点支持光刻胶、离子注入机这些关键材料和设备。到2024年中科银宏泰,28nm设备的国产化已经有了眉目,算是在封锁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荷兰政府还不罢休,不光卡设备,连维修服务都不放过。2024年10月23日,在美国推动下,ASML被要求停止对中国已安装设备的维修服务。

这招够狠的,你之前买的机器,坏了没人修也白搭。中国企业只能紧急转用本土维修队伍,虽然技术上还有差距,但好歹能维持运转。
管制的范围还在扩大。2025年1月15日,荷兰政府又发公告,从4月1日起把更多半导体设备纳入管控,连老型号DUV都不放过,就是要堵死所有漏洞。
这套组合拳下来,最难受的其实是ASML。2024年12月公司发声明,说2025年这些管制措施会让他们损失30到35亿欧元的销售额,中国市场的贡献预计降到20%。
ASML的CEO温宁克早就在投资者会议上警告,过度管制只会逼中国加大自主研发,到头来ASML会失去这个重要市场,长期地位都会受影响。

2025年10月,中国亮出了反制底牌: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这直接戳中了ASML的软肋,因为稀土是光刻设备激光组件的关键材料。
新规要求,海外公司出口含中国稀土的产品都得先拿许可证,不光ASML,连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都得紧张。
中国这边可没闲着。这几年被封锁逼出来的动力成了破局关键。过去三年,本土芯片产业链一步步突破,光刻胶和离子注入机都达到了28nm水平,国产光刻机也进入了验证阶段。

2025年,半导体设备自给率预计能到35%以上。虽然核心光刻技术还需要时间,但外围组件已经能顶上来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计划新建37个晶圆厂,产能要翻倍。有了市场需求托底,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科技战从来就没有赢家。荷兰下狠手的结果,不是把中国逼死,反倒可能把ASML推向深渊,也打乱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靠封锁挡不住产业升级,反而会激发更强的创新动力。
保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